Wiley
全球知名的学协会出版社
关注3人
粉丝40人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1296494
出版社简介

Wiley1807年创建于美国,是一个具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全球知名的出版机构,面向专业人士、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服务。Wiley及旗下的子品牌出版了超过450位诺贝尔文学、经济、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和平奖得主的作品。Wiley 公司总部在美国新泽西的霍勃根,在美国、欧洲、亚太区设有分部。

Wiley是全球知名的学协会出版社,与全球超过800家专业学协会进行合作,出版的图书品质高,广受学术界认可Wiley 是提供提高科研、教育和专业实践结果的内容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出版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期刊,参考工具书、专著、数据库服务和广告;专业书籍、订阅产品、认证和培训服务和在线应用;教学资料和服务,包括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终身学习者提供集成的在线教学和学习资源。

本书是为纪念鱼类转基因技术的先驱之一—KenjiroOzato(1938-2006)教授而出版的专著,综述了重要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其对水产养殖业的潜在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和遗传相关的生物技术在提高生产性状、丰富疾病诊断方法和增强治疗效果等方面得到应用,实现了更高效的水产养殖。 本书共22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利用基因组工具阐述鱼类产量的分子基础;第二章,虾类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第三章,基因组和遗传方法在大西洋庸鲽亲鱼管理上的应用;第四章,后基因组时代克隆鱼的前景与弊端;第五章,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水产养殖相关研究中的应用;第六章,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鱼类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第七章,抗菌肽及其水产养殖中作为治疗物的可行性探讨;第八章,鱼类获得性免疫:生理学透视;第九章,虾类白斑综合症病毒和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的结构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第十章,治疗养殖鱼类和贝类病毒性疾病的DNA疫苗研究;第十一章,鱼卵转录物,由母本传递至胚胎的遗传物质;第十二章,鱼类干细胞技术在水产养殖和海洋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鱼类头肾单核吞噬细胞和肌卫星细胞的培养:宝贵的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模型;第十四章,鱼类生殖细胞移植:基础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第十五章,鱼类转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第十六章,抗冻蛋白基因转导——前景、挑战和源于自然界的经验;第十七章,转基因鱼在环境监测和毒理学中的潜在应用;第十八章,转基因罗非鱼在异种移植中的应用;第十九章,通过抑制养殖鱼类生长转化因子-β家族成员提高肌肉生长的可行性研究;第二十章,鱼类配子和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第二十一章,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在生态和遗传方面造成的潜在影响:管理蓝色革命需思考的生态进化问题;第二十二章,生物技术时代水产养殖的道德规范问题。 本书被划分为九个部分,重点在亲本改良(第一~四章)、分子细胞遗传学(第五章)、鱼类健康(第六~八章)、病毒病原体与疾病(第九~十章)、胚胎发育和干细胞(第十一~十四章)、基因转导(第十五~十九章)和冷冻保存(第二十章)等方面展示了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影响,也探讨了由于生物技术的应用在生态环境(第二十一章)以及伦理道德(第二十二章)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为有志于水产事业以及期望将生物技术在水产中应用的人员提供了宝贵资料。 - 孟宪红,副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现在的养殖业正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鱼类福利等方面。鱼类生态学研究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找到方法应对这些状况以及从本质上维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和鱼类行为》为鱼类生态学知识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参考,描述了怎样避免养殖鱼类的自然行为问题,同时为共同提高鱼类和养殖户利益提供合理参考。 本书是由权威的作者团队编写,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简明的水产养殖核心内容,即鱼类生态学知识,为养殖鱼类的行为生态学提供了专业的解释并阐述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如何在实践中改善养殖条件等等。另外,本书对鱼类行为的作用、为什么生物学家对鱼类行为感兴趣以及他们如何研究及解释鱼类行为也作了描述。作者们比较关注一些新的技术,主要是一些用来研究鱼类作为食物、作为实验、作为观赏、作为放流等过程中产生的鱼类行为的技术。这本书同时也探讨鱼类福利问题,怎样定义、确定、判断鱼类福利以及改善养殖鱼类福利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每一章都以鱼类产生的自然行为作为开头,探讨产生这些行为的机制,这些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如何使这样的行为适应达尔文进化规律。十一章内容可以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介绍水产和鱼类行为知识,包括为什么研究水产和鱼类行为,什么是水产养殖,介绍主要养殖品种,什么是鱼类行为,什么是鱼类福利,鱼类驯化饲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行为,标准持续化养殖等内容。第二章、第三章主要讲养殖环境中的鱼类行为及研究这些行为的方法。第四章讲鱼群运动和定位。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讲述摄食生态学及摄食选择方面的知识。第八章、第九章讲述鱼类如何躲避猎食者、怎样攻击别的鱼类。第十章讲述了鱼类的生殖行为。第十一章对本书再次进行归纳,讲述目前以及将来的水产养殖系统中,研究鱼类行为的重要性。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最新的、最为详细、最为生动的关于水产养殖的重要知识。所有养殖者以及研究和学习水产动物行为、水产养殖、兽医学、生物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学生,都会发现这是一本实用的书籍。 - 马爱军,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寄生虫并不是孤立的生活在其宿主中。对一个个体生物在特定的宿主内怎样和其他同种或异种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及其他类型的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认知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特定寄生虫在宿主内的藏匿受一系列宿主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和行为。而人类的寄生虫,还必须考虑到社会、宗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本书被称为《寄生虫学:综合入门》,用以来强调寄生虫是如何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交互因素去影响和受影响的。 该书是一本简洁、易读的描述寄生虫寄生关系的书,通篇重墨阐述了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宿主行为导致其扩散蔓延和感染控制的过程。以集成的方法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寄生虫学各方面知识的窗口,重点介绍了寄生虫的诊断技术、治疗和控制等最新医学进展及其基因组学和经济学等。该书以传统章节划分,但为了展示寄生虫各方面是如何相互联系的,读者会发现某些特定主题会在其他章节被提起,放下和更详细的讨论,然后又集中回到后面章节。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习方式,先一点一滴地获取信息再归纳到主题比一下子获取一个主题的全部要好理解,通俗点讲就是细嚼慢咽比一口吃个胖子更适合消化。第一章首先介绍寄生的概念和寄生虫学家用于描述寄生虫生活周期的术语,之后三章(第二至四章)介绍一些主要寄生虫,阐述他们的基本生物学以及他们如何相互影响。第五章讲述了寄生虫的传播,作为单独的章节,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阐述了寄生虫的免疫学和病理学。第八章是作了一个平衡,讲述了寄生虫不仅可以用于医疗处理,也可能是有利的(小剂量)。第九章侧重于寄生虫的诊断分析,从简单直接的光学显微镜法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均做详述。最后,该书以治疗和控制为主的第十章结尾,再次强调了相关医疗、基因组学和经济学的进展。该书没有太多的寄生虫生活周期图,一个非常优秀的在线资源即DPDx-CDC寄生虫学诊断网站(http//:dpd.cdc.gov / dpdx)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及测验和专题作业。 这本书是专门为生物学、生物医学及兽医学本科生准备的,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原生生物和寄生虫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寄生宿主的。同时该书对需要了解寄生虫背景知识来支持他们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和其他专业人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侯绍华,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兽医临床营养应用是营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动物疾病治疗过程中保证动物尽快恢复的主要辅助因素。兽医临床营养中的营养素是指日粮中能被吸收及用于增进健康的化学物。某些营养素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能被机体合成,因此必须从日粮中获得。对患畜或宠物来说,合理平衡的营养搭配极为重要。合理的营养搭配可提高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平衡的营养日粮对于患畜或患病宠物的恢复极为重要。 本书分为21章,分别介绍了营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营养学概述;能量需求的决定因素;营养及能量需求的具体应用;营养与日粮供应;健康犬猫的营养需要;购买的和自配的动物日粮及各种病症状态下的营养搭配。这些病症状态营养供应包括:整形外科手术后的营养搭配;皮肤病时的营养搭配;胃肠道疾病时的营养搭配;胰外分泌腺疾病时的营养搭配;肝脏疾病时的营养搭配;肾脏疾病时的营养搭配;下泌尿道疾病时的营养搭配;内分泌腺疾病时的营养搭配;心脏疾病时的营养搭配;肿瘤疾病时的营养搭配。最后还介绍了肠外营养时的营养组分及搭配。 总之,本书广泛综述了与兽医临床营养学相关的内容,引用了兽医营养学研究领域很多最新的文献,语言简练,图文并茂,对于兽医从业人员及相关学科的学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史利军,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系统生物学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及各种先进的生物学研究手段研究细胞中所有基因和蛋白质,以解释生命的奥秘。我们通过基因组技术获得爆炸式的分子数据,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同步发展,使得我们能够解释这些大型的数据集,这就使应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生命成为可能。本书是第一本论述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健康和质量最新研究进展的书。以系统生物学原理开篇,随后阐述了系统生物学在整个畜牧科学领域中的具体研究进展,覆盖的范围主要包括在动物营养、繁殖、健康、疾病和生理方面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详细如下:第一章讲述动物科学领域中的系统生物学;第二章讲述包括硅细胞模型的系统生物学建模方法;第三章阐述在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生理组学项目下,全球系统生物学的倡议;第四章讲述了畜禽健康和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第五章讲述了哺乳动物肠道中的宿主-食物-微生物三者相互作用的系统生物学;第六章讲述了从可视化的生物学模型到复杂性状生物的数学模型;第七章讲述了畜禽子宫接受性的传感元件和驱动元件的分子网络;第八章讲述了建模的方法要结合动物生理机能组织的各种不同水平;第九章讲述了系统生物学和动物营养学的关系;第十章讲述宿主与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第十一章阐述了畜牧科学和商业化畜牧企业的系统生物学。本书是由系统生物学和畜牧科学领域中走在前列的研究人员编写,将系统生物学在畜牧科学中的作用写得淋漓尽致,内容详实而且表达清澈,是从事系统生物学与畜牧科学这个快速发展学科的研究人员、专业人士和大专院校学生的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王立刚,博士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1 19 20 21 22 2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