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ey
全球知名的学协会出版社
关注3人
粉丝40人
个人主页被浏览了1292563
出版社简介

Wiley1807年创建于美国,是一个具有超过200年历史的全球知名的出版机构,面向专业人士、科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服务。Wiley及旗下的子品牌出版了超过450位诺贝尔文学、经济、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和平奖得主的作品。Wiley 公司总部在美国新泽西的霍勃根,在美国、欧洲、亚太区设有分部。

Wiley是全球知名的学协会出版社,与全球超过800家专业学协会进行合作,出版的图书品质高,广受学术界认可Wiley 是提供提高科研、教育和专业实践结果的内容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我们的核心业务是出版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期刊,参考工具书、专著、数据库服务和广告;专业书籍、订阅产品、认证和培训服务和在线应用;教学资料和服务,包括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终身学习者提供集成的在线教学和学习资源。

石油及衍生产品因其生产容易和规模效益大,已经统治市场几十年了。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产油地区的政治动荡,人们开始关注到从可再生资源中生产生物质工业产品。在利用植物或微生物中具有独特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已超越了其他同行的工作。另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无添加、健康、天然的食品诉求,也迫使食品工业重新审视食品成分和加工过程,建立新的、先进的生产体系。 该书综述了食品加工、生物质工业产品及生物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书共分十四章,第一章讲述了食品和工业生物质产品制造业中传统和新兴的原料;第二章介绍了淀粉基生物质工业制品的最新加工技术和加工方法;第三章综述了食品和生物质制品加工的蛋白质加工和分析技术;第四章介绍了油和油籽加工新技术;第五章阐述了食品纳米级微乳化载体制备理论与技术;第六章介绍食品中乳液、纳米乳液和固液纳米载体颗粒或介质材料;第七章介绍发酵技术;第八章介绍真菌细胞工厂;第九章介绍了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微藻;第十章是合成生物质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生物制造方法;第十一章介绍生物大分子;第十二章介绍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处理技术;第十三章介绍非热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第十四章酶作为催化剂在脂质生物质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本书主编和参编是来自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德国、美国等生物加工领域的知名专家,适合于食品科学、农业、工程、生物加工和生物产品开发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张书文,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食品工业正面临着如何提供安全、最小加工程度而且具有一定货架期的产品的挑战。随着消费者日益要求使用更加绿色的加工方式,臭氧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近年来臭氧技术得到较快发展,食品加工与储藏应用臭氧取得良好效果。本书除了对臭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做了非常详细地介绍,还包括臭氧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臭氧用于处理水和农药残留等方面的应用。 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臭氧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章介绍了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国家关于臭氧的法律法规;第三章介绍了臭氧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机理;第四章讲述了臭氧如何产生与控制检测;第五、六、七、八、九章中分别介绍了臭氧在果蔬加工、谷物加工、水胶体、肉类加工和海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状况;第十章介绍了臭氧净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十一章,臭氧用于水处理与食品工业中加工用水的重复利用;第十二章讲述臭氧用于食品废弃物和气味的去除;第十三章,臭氧对残留杀虫剂的影响;第十四章,臭氧处理模型化方法的建立;第十五章介绍了臭氧处理的健康与安全措施。 本书是第一本全面介绍臭氧的理论和在食品行业中应用的书籍。作者在编写时查阅了大量的科技文献,从臭氧的理化性质到实际中如何安全使用抽样技术都做了详细地介绍,全面涵盖了最新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研究热点。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于从事食品加工研究的工作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张松山,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近十年,出现了大量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书籍,这些书大多是关于农业系统、社区和商业惯例的。相反,这本书展示了食品供应链特别是食品加工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四个基石:水、能源、材料和环境。前三个是正在减少的资源,并且是现代生活和食品所必不可少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利用环境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保护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我们从自然得到很多有益的服务。由于社会价值,人类生活和人类本身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工业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全书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涵盖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情况,并详细描述了影响食物供应链的因素,包括第1至3章。第1章讲述了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第2章凝练地讲述了地球和生态系统是如何运行的;第3章总结了食品生产、加工、分配和消费对环境造成的后果。第二部分介绍了用于评价产品对环境影响的工具(第4章);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原则(第5章和第6章);以及环保声明和宣言(第7章)。第三部分更加详细的描述了环境影响,并提供了缓和这些影响的建议。这一部分包括以下章节:废气排放(第8章)、水和污水(第9章)、固体废物(第10章)、能源(第11章)、包装(第12章)和运输(第13章)。第四部分是关于在不久的将来需要如何确保食物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第14章讨论了未来转化生物可再生能源及第15章总结了书中所出现的概念。 本书是为食品科学家、食品工程师而设计的,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教材。这本书并不枯燥,对农艺感兴趣的人可以查阅相关的著作。 -张松山,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食品防腐保鲜是影响和决定一系列产品性状的关键控制点,包括从营养品质保存、食品安全、食物自然属性、质构以及感官品质、消费者喜好、以及长时间保存、长距离运输和市场流通的商品价值。在经济全球化到来的今天,食品保鲜、运输经济学不仅决定了食品全球化的可行性,并且决定了食品以合理的价格到消费者手中并维持食物价值链的有效性。特别是长途船运新鲜食品更为重要。如果食品容易变质,那它必须在短时间内运输到目的地。 影响食品保藏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决定着保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保藏相对简单。一些高度易腐败食品如肉、海产品、水果蔬菜等的保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畜产品而言,防腐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微生物生长。水果和蔬菜的货架期是高度变化的。呼吸速率快的商品的货架期非常短,因此,主要的保藏方法是低温、厌氧保存,对于鲜切蔬菜更是如此。阳光晒干及其他干燥在几个世纪以来被用作一种食品保藏的常用方法。所以,降低水分活度是食品保存的一个有效方法。浓缩高渗液使食品脱水是达到减少水分活度的另一个方法。每一方法食品安全是基本要素,杀灭有害微生物是保证食品新鲜和安全的基础。食品保存方法包括热技术及非热技术,都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食品保鲜工业。目前,很多新技术同传统技术相结合,如微波技术、电加热、高压、辐照等,为食品保藏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方式。 本书全面的分析评估了食品保藏科技方面的最新进展,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五章内容,主要讨论气调包装、活性包装及涂层技术等。第二部分主要讲述新型防腐技术及新趋势,包括新型干燥技术(如微波、射频、红外线、折射窗干燥)、冷冻干燥(流化床冻干、隧道式冻干、喷雾冻干)、食品的热处理技术、臭氧杀菌保鲜技术、高静水压杀菌保鲜技术、脉冲电场杀菌保鲜、鱼的腌制、电子束杀菌保鲜等新型技术。第三部分理论建模,含四章内容,主要探讨食品保藏同理论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如高静水压杀菌处理食品、食品保藏中微生物预测模型、影响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因素、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监管。第四部分主要说明了食品保藏中的天然防腐剂及方法,如乳酸菌、细菌素、植物保鲜剂、热带药用植物在食品加工和保鲜中的应用,精油及植物提取物、植物源产品作为热带贮藏除虫剂等。 总之,本书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编著,可供食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吕加平,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摘自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外农业新书评介》2012年第1期
1 13 14 15 16 17 18 23 跳转到